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以她艺术技巧几臻完美的诗歌作品在美国文坛留下了不朽印记。她细致入微的诗作为她赢得了"诗人中的诗人"的称号。在毕晓普的诗作中,空间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变体一直是一个中心论题,早年的失怙经历和随之而来的身份丧失让毕晓普几乎在流散中度过一生,这使得各类空间成了她作品中亟需解读的环节。因其在描摹大自然诗歌中的杰出成就,外部空间多是此前从空间角度研究毕晓普作品的切入点,而其作品中同样不可或缺的内部空间却一直被批评界忽视。本文试图以毕晓普的名篇"六节诗"为例解析毕晓普诗歌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内部空间概念,并借鉴在20世纪逐步发展的空间批评理论加以进一步解读。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内部空间——以“六节诗”为例
来源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毕晓普 内部空间 六节诗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I712.07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恩昊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毕晓普
内部空间
六节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季刊
16开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0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72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