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仕女画与唐以后画史中的画品问题 在绘画品鉴理论成熟的宋元时期,画论以“画种”来评判画作价值高下的情况已经成为一种通例.元代一部鉴别绘画的专论《画鉴》中提到:“世俗论画必日‘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1这种世俗之论,其实是肇始于文人士大夫的趣味.从中唐王维开始,山水不再是为再现山景,而直抒“胸中丘壑”,最能直接表达文人在骊黄之外的性灵追索;界画乃描绘工匠之物,难免带有匠气.而就仕女画的品鉴而言,除了以绘画的笔墨形式作为评判的标准外,性别的歧视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汤垕曾引北宋米芾鉴画之论云:
推荐文章
男权的解构与女性价值建构--《叔叔的故事》女性视角初探
男性中心社会
解构
女性声音
复数叙述
价值秩序
主体意识
异构空间与解构主义--析蓝天组建构观
蓝天组
建筑设计
异构空间理念
解构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身如芭蕉——一个画史中女性空间的建构与解构
来源期刊 美苑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艺术工作
双月刊
2096-076X
21-1598/J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编辑部
8-1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