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行规范中给出的CO设计浓度对隧道长度、人员不同通行方式的考虑过于粗略,且未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本文分析了CO对人体危害的机理,通过Coburn-Forster-Kane模型分析了CO浓度与人体血液中产生的COHb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了公路隧道内经历时间与CO浓度限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海拔高度、通风方式以及人员不同通行方式对CO浓度限值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规范中规定的CO设计浓度在经历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将不再适用,取值过高,应进行修正.本文分别计算出COHb浓度控制为2%和1.5%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公路隧道CO设计浓度限值,并整理成表格,可在公路隧道在通风设计中参考使用.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的CFK方程的隧道CO浓度限值的研究
隧道
半横向通风
CO浓度
CFK方程
纵向通风隧道正常运营CO浓度限值计算
纵向通风隧道
射流风机
竖井
CO浓度
Coburn Forster-Kane方程(CFK方程)
横向通风隧道正常运营CO浓度限值计算
横向通风隧道
CO浓度限值
Coburn-Forster-Kane 方程
隧道出碴过程CO浓度监测与模拟研究及应用
隧道施工
CO浓度
监测分析
数值模拟
CFK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路隧道CO设计浓度限值的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 通风 CO浓度 海拔高度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793
页数 分类号 U45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小红 67 1608 19.0 39.0
2 乔春江 16 415 9.0 16.0
3 李鸿博 10 68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6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通风
CO浓度
海拔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0836
50-1169/TU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岩土馆二楼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47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