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采自河南许昌的表现丛枝症状的泡桐样品进行了病原鉴定,并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采用16S 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1、R16F2n/R16R2和延伸因子(EF-Tu) tuf基因的通用引物fTufu/rTufu,对样品总DNA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了约1.2 kb和840 bp的特异条带.经克隆测序,并在NCBI网站比对分析,确定所得序列分别为植原体特定的16S rDNA和tuf基因序列.将测得序列与已报道的翠菊黄化组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河南许昌的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属于16SrⅠ-D亚组.
推荐文章
甘薯丛枝病植原体的PCR检测
甘薯
植原体(Phytoplasma)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巢式PCR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16SrRNA基因
PCR
间接免疫荧光
寄主植物
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苦豆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RNA基因
16S-23S rRNA间区
tuf基因
分子鉴定
泡桐抗丛枝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泡桐
丛枝病
组织结构
生化物质
传毒昆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许昌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基因 延伸因子tuf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1
字数 26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军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 60 437 11.0 18.0
2 李婷婷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0 200 7.0 12.0
3 孙现超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5 220 9.0 11.0
4 张宁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1 12 2.0 2.0
5 史梦蝶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基因
延伸因子tuf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