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药性中气、味、归经的特定组合与功效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文献中颇有论述,然限于对具体药对的阐述较多,系统研究药性组合与药对功效之间的规律报道尚少.本文从有明确功效记载的药对出发,探究药对功效与药性组合的关系,及特定功效的常用药性组合方式.
推荐文章
论药对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药对
方剂
配伍
浅议寒热并用配伍药对
寒热并用
配伍
药对
寒热表里配伍
寒热互助配伍
寒热监制配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药性组合的药对配伍及作用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药对 药性组合 配伍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9.8
字数 2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3.07.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宪龄 76 560 13.0 20.0
2 张影 20 161 7.0 12.0
3 宋宁 19 144 8.0 11.0
4 马俊田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药对
药性组合
配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