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西北药学杂志       
摘要:
目的 研究了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a的利胆活性部位及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提取纯化出不同的极性部位,采用胆管引流法筛选湿生扁蕾利胆作用的有效部位;再利用硅胶柱层析、ODS、Sephadex LH-20等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活性部位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3,5-trimethoxy-1-O-primeverosyloxyxanthone(1),2,3,4,5-tetramethoxy-1-O-primeverosyloxyxanthone(2),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3),2,3,4,7-tetramethoxy-1-O-primeverosyloxyxanthone(4),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5),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6),齐墩果酸(7),熊果酸(8),芹菜素(9),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 (10).结论 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湿生扁蕾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藏药湿生扁蕾与獐牙菜的相关本草考证
湿生扁蕾
獐牙菜
本草考证
藏药湿生扁蕾的研究进展
藏药
湿生扁蕾
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藏药材湿生扁蕾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研究
湿生扁蕾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生扁蕾的利胆有效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药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湿生扁蕾 化学成分 利胆 活性部位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及天然药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6-3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07.2013.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玥 21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生扁蕾
化学成分
利胆
活性部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4-2407
61-1108/R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西北药学杂志》编辑部,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9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