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幼年白腰文鸟为研究对象,分析鸣禽端脑高级发声中枢细胞迁移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方法:以3H-胸腺嘧啶标记雌、雄幼鸟端脑内新生细胞,5d或10d后进行波形蛋白、Hu、GFAP免疫组织化学和3H放射性自显影双标,分析比较在高级发声中枢区域沿放射胶质细胞纤维迁移的新生细胞数目,及新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数目.结果:新生细胞产生5d或10 d后,雄性高级发声中枢内沿放射胶质细胞纤维迁移的细胞数目显著多于雌性;新生细胞分化成为神经元的细胞数目也高于雌性;而分化成为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幼年鸣禽高级发声中枢细胞在迁移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有助于高级发声中枢性双态性的形成.
推荐文章
雄性黄雀与白腰文鸟发声和听觉中枢脑啡肽的分布差异
脑啡肽
发声听觉核团
黄雀
白腰文鸟
鸣禽白腰文鸟高级发声中枢细胞起源点及其性双态性增殖
白腰文鸟
高级发声中枢
性双态性
增殖
白腰文鸟发声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
鸣禽
发声控制核团
性二型
声谱
睾酮
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脑内P物质的表达差异
山噪鹛
白腰文鸟
P物质
发声听觉核团
免疫组化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腰文鸟高级发声中枢细胞迁移的性别差异
来源期刊 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级发声中枢 性双态性 迁移 分化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4-10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33.2013.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4 92 1.0 4.0
3 曾少举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0 165 8.0 11.0
4 左明雪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4 333 10.0 17.0
5 夏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29 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级发声中枢
性双态性
迁移
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33
31-1285/R
大16开
上海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
4-38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0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