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升高明显,这一变化对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51-2010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分析比较后一时段冬季温度升高对中国冬小麦的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和春性4种类型品种种植北界和种植南界的空间位移及可种植面积的影响.[方法]依据制约冬小麦正常越冬的冻害指标和影响春化天数指标确定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的北界和南界;采用ArcGIS软件绘制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区域及种植面积变化.[结果]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冬小麦强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宁夏-甘肃及河北-辽宁北移趋势最明显,分别北移200 km和100 km,其种植南界东部地区北移趋势大于西部地区,在江苏和安徽等地移动90 km,强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36.24万km2;冬小麦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山东-河北变化明显,向北移动310 km,种植南界在贵州毕节-习水地区向西推移趋势明显,西推95 km,冬小麦冬性品种可种植区域共增加17.75万km2;冬小麦弱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交互之处变化明显,北移120-370 km,西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种植南界呈略微北推趋势,冬小麦弱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15.70万km2;冬小麦春性品种种植北界在江苏、安徽和河南变化明显,北移230 km,而西部地区不明显,春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23.44万km2.华北北部地区以强冬性品种为主,华南地区以春性品种为主,河南、山东和四川等地区冬小麦可种植冬春性品种类型较多,以冬性和弱冬性品种为主.[结论]由于中国冬季温度明显升高,较1951-1980年,1981-2010年冬小麦不同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北界北移趋势大于南界移动趋势,种植区域面积增大,其中强冬性品种种植界限及可种植区域移动最明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冬小麦 冬春性 种植界限 冻害风险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3-159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78 5201 45.0 66.0
2 杨晓光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14 4367 38.0 61.0
3 李克南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472 7.0 7.0
4 慕臣英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70 3.0 3.0
5 徐华军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10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5)
共引文献  (1074)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561)
二级引证文献  (364)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7(72)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8(10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2)
2019(10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2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变暖
冬小麦
冬春性
种植界限
冻害风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