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1株碳青霉烯耐药洛菲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Al 1611)的耐药机制.方法 用K-B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对其进行药敏分析;ATB 32GN及16S rRNA进行菌株鉴定;改良Hodge试验及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PCR和DNA测序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及整合子相关基因;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结果 Al 1611除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对喹诺酮类也呈现耐药;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以及多粘菌素B显示为敏感;改良Hodge试验阴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该菌扩增出NDM-1基因,未扩增出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及整合子相关基因;接合试验未获成功.结论 该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与产NDM-1酶相关,该基因可能并不存在于可经结合传递的质粒上.
推荐文章
3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耐药机制的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blaOXA-23基因
外膜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苯唑西林酶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耐药基因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克隆流行
碳青霉烯酶
医院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株耐碳青霉烯洛菲不动杆菌的鉴定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洛菲不动杆菌 金属碳青霉烯酶 耐药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2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葵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154 788 14.0 19.0
2 张之烽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68 222 8.0 11.0
3 周万青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53 120 6.0 8.0
4 宁明哲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39 144 7.0 9.0
5 沈瀚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53 186 6.0 11.0
6 朱宏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洛菲不动杆菌
金属碳青霉烯酶
耐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