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硅模具的破碎原因,利用自主研制的非晶合金超塑性微成形试验机,对Zr65 Cu17.5Ni10Al7.5非晶合金进行了大量超塑性微小零件成形实验.随机抽取了125组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0.70%的硅模具发生破碎时应力值低于40 MPa,其中,46.51%的破碎行为发生在瞬间载荷为20 MPa、应变为0.1附近区域;39.53%的破碎行为发生在瞬间载荷为25MPa、应变为0.5附近区域.这两个区域恰好处于微成形各过渡阶段,材料的流动方向和速率发生明显改变,表明模具受力方向突变和局部应力增大是导致破碎的主要原因.结合DEFORM 3D仿真分析,得出利用夹具、增大坯料尺寸、增大模具尺寸可减少硅模具破碎几率,增加工艺可靠性.
推荐文章
非晶合金微挤压试验与模具设计
微挤压
模具
失效分析
基于区间分析的岩土结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岩石力学
可靠性
不确定性
区间分析
非概率
含缺陷结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结构非概率可靠性
断裂力学
断裂判据
分段描述模型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配电系统
可靠性指标
分析方法
评估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硅模具的锆基非晶合金微成形可靠性分析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硅模具 超塑性 微成形 统计分析 破碎 可靠性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分类号 TG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广兰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654 12.0 24.0
2 王俊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60 508 10.0 20.0
3 张钊博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4 喻强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晶合金
硅模具
超塑性
微成形
统计分析
破碎
可靠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