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大学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像耶鲁大学,理工科在美国仅仅是二三流水平,但一直被视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于她为学生所提供的人文教育。杨振宁讲,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20就是一流,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笔者在十几年前写过一篇《大学意味什么?》的文章,称教育和训练有所不同: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里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说,12岁到22岁这段时间,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都要回到这个账户上“提款”。
推荐文章
借助化学史,培养人文精神
化学史
培养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一般特征
高等教育
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专业信念的基石
人文精神
护理专业
信念
人文精神是医德教育之根本
人文精神
实践意义
医德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什么是人文精神?
来源期刊 学习博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耶鲁大学 人文教育 人的教育 精神品质 大提琴家 理工科 世界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文精神
耶鲁大学
人文教育
人的教育
精神品质
大提琴家
理工科
世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博览
月刊
1673-6168
11-5476/G4
大32开
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80-524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