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杏品种抗霜特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杏品种花器官的抗寒性是不同的,而与本身的抗性有密切关系,因此选育花期抗晚霜危害的杏新品系是解决杏树霜冻的根本措施,如选择凯特、沙金红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可无霜害之忧。不同的杏品种开花期不一,受晚霜危害程度也不一样。花期若能躲过倒春寒危害,则援粉受精良好,坐果率相应较高。因此,晚霜危害较重的地区,选用花期发育较晚的品种,质优丰产又抗霜的品种是最经济可靠的办法,如金太阳、串枝红,虽然抗性稍差,但它们一般坐果率较高,在霜害之年仍有一定的产量。
推荐文章
优良品种树上干杏1号品种特性调查
树上干杏1号
优良品种
选育
龙岩市桉树引种与栽培特性调查研究
桉树
引种
栽培特性
调查研究
福建龙岩
3个杏品种花器官抗霜性的比较
杏花器官
相对电导率
SOD酶
POD酶
抗霜性
不同杏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杏品种
生理生态特性
日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杏品种抗霜特性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不同品种 抗霜特性 调查
年,卷(期) 2013,(23)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学 -- 园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4
页数 1页 分类号 S662.2
字数 1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品种
抗霜特性
调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