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梁启超先生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小说的四种“神力”即“熏”、“浸”、“刺”、“提”四个概念是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从审美接受的视角描述了小说何以及人、入人、感人、化人。而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他们确立了“建安风骨”的美学典范。到正始时期,政治险恶令作家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隐晦曲折的批判现实抒发感慨,这两个时代更加能够清晰地体现梁启超先生说到的四个情感作用方式。本文主要以建安正始诗歌为例,说明其如何凸显“熏”、“浸”、“刺”、“提”四个情感的作用方式。
推荐文章
建安风骨在曹操诗歌中的体现
建安
风骨
曹操
诗歌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
诗歌
小学
语文教学
情感价值
论建安公宴诗及其典范意义
建安公宴诗
建安风骨
典范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建安正始诗歌情感发生作用方式
来源期刊 神州(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熏” “浸” “刺” “提” 建安正始 诗歌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神州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科君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熏”
“浸”
“刺”
“提”
建安正始
诗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州(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42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