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遗传算法,得到贵金属混合团簇Cun?1Au (n=2—10)的稳态结构,并采用分别基于静态及含时的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团簇的静态极化率和吸收光谱.由于d电子屏蔽效应的增强,金原子的引入会导致团簇静态极化率的降低,但立体的构型能减小这种影响.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指出,这种屏蔽效应同时导致共振强度的明显下降. d轨道对跃迁贡献的进一步计算,指出d轨道成分是团簇的光激发中的主要贡献者,但d电子的屏蔽作用并不会直接导致在激发中d轨道贡献的提升.针对固定尺寸体系, Cu6?nAun (n=0—6)团簇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此观点.计算的光谱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对应,并且比其他更早的理论计算更为接近实验值.
推荐文章
CunAum(n+m=4)类晶结构团簇电子结构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能带结构
态密度
电荷密度
中性及其带电Cun(n=2~12)团簇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Cu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电子结构
Nbn(n=2-15)小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几何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n?1Au (n=2—10)团簇结构、静态极化率及吸收光谱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贵金属混合团簇 静态极化率 B3LYP-TDDFT 吸收光谱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50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0578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金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368 12.0 18.0
2 余新泉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470 12.0 20.0
3 郭新立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6 2.0 2.0
4 吴三械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 49 4.0 6.0
5 钱帅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6 王家佳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贵金属混合团簇
静态极化率
B3LYP-TDDFT
吸收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