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当下,"现代"已经不是一个时髦的字眼,而且其前卫意义似乎也大打折扣;人们现在口中谈论更多的已经是"当代"。细心体会一下,"现代"似乎意味着一种态度;而"当代"则更多具有一种时尚的感觉。我更愿意从"现代"的意义上来解读张友宪的"芭蕉"系列。中国水墨绘画需要走向现代吗?这个问题在一百年前的康有为、陈独秀那里就有过斩钉截铁的答案;徐悲鸿则是一个亲身实践者,他不仅以自己的水墨人物、动物绘画实践对中国画敞开了一条后人多行效仿的道路,而且在美术教育上身体力行
推荐文章
做一个有现代感的老师
现代感
规范化
网络语言
产品色彩设计的现代感
产品设计
色彩设计
现代感
流行色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日常管理
现代教育
技术装备
日常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常的“现代感”
来源期刊 新民周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现代感 绘画实践 墨葡萄图 新文人画 林风眠 艺术价值 焦墨 淡墨 彩墨 中华艺术
年,卷(期) 2013,(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89
页数 1页 分类号 J2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感
绘画实践
墨葡萄图
新文人画
林风眠
艺术价值
焦墨
淡墨
彩墨
中华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民周刊
周刊
1008-5017
31-1802/D
16开
上海市威海路755号38楼
4-65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52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3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