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后所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后续治疗的方式。方法按照研究的要求将病历分为3组,1组是在同期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的病历,2组是与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脑出血患者,并对患者的血小板、CT检查、临床症状、出血部位和体积,凝血因子筛选试验,住院40d死亡率进行分析,3组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及血小板药物导致脑出血的病历。结果1组和2组比较分析,后者的病历中卒中史者较多,出血量大,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2组和3组比较,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介入治疗的时间短,血小板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延长。结论通过研究论证表明,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关的脑出血相比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量大,突发性死亡率高,这主要是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过量导致的危险因素增加。因此,对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定期的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用药,有助于减少脑出血死亡的发生。
推荐文章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与颅内出血的关系分析
抗凝剂
抗血小板剂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伤前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围手术期
开颅手术
颅骨切除术
脑出血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
脑出血
复发
危险因素
多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的关系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关键词 抗凝剂 抗血小板剂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3,(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8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67 380 9.0 16.0
2 郑茂华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20 6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凝剂
抗血小板剂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