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检测DNA交联时断裂剂加入顺序及剂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抗肿瘤药物卡莫司汀(BCNU)作为DNA交联剂,对DNA断裂剂过氧化叔丁醇(tBHP)的加入顺序和最佳使用剂量进行分析.将DNA拖尾长度作为检测指标,并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BCNU染毒前加入tBHP组与BCNU染毒后加入tBHP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此外,随着tB-HP浓度的增加,DNA断裂程度随之增加,且在400 μmol/L时断裂效果非常显著.[结论]断裂剂tBHP的加入顺序不会对DNA交联检测的试验结果产生影响;tBHP在浓度为400 μmol/L时断裂效果非常显著.
推荐文章
交联剂对PMI泡沫塑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泡沫塑料
交联
交联剂对EVA胶膜性能的影响
交联剂
EVA胶膜
体积电阻率
流变性能
储存稳定性
环氧基交联剂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可食性膜
大豆分离蛋白膜
环氧基交联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断裂剂加入顺序对DNA交联检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交联 过氧化叔丁醇 卡莫司汀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8-2849,28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3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儒刚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26 1081 18.0 27.0
2 陈薛钗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0 26 2.0 5.0
3 赵琳娜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3 20 1.0 3.0
4 钟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 3 1.0 1.0
5 侯庆霞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交联
过氧化叔丁醇
卡莫司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