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渭河、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流域和祁连山区,陇中和陇东也有少量森林分布.森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而且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居住在森林周边和附近的居民依赖于森林从事副业生产,以弥补家用不足.但民国时期甘肃森林出现了过度砍伐的问题,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粗略估计抗战前甘肃森林覆盖率有6%,到抗战结束时只有3%.森林面积锐减既有传统木材利用的因素,也有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因素,而制度缺失是森林遭到滥伐的主因.
推荐文章
民国时期林业教育发展概况及其特征研究
民国时期
林业史
林业教育
民国时期合作运动的开展及其启示
合作社
合作运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民主义"
民国时期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水患
民国时期
水患
生态环境
海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森林、民生与环境:以民国时期甘肃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甘肃森林 社会经济 环境问题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
页数 分类号 K9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正林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1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肃森林
社会经济
环境问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季刊
1001-5205
61-1027/K
大16开
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