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2-硫代巴比妥酸(TBA)修饰金纳米粒子为探针,TBA与三聚氰胺通过氢键作用诱导金纳米探针团聚,进而使金纳米胶体颜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实验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在乙酸缓冲溶液(pH=7.0)介质中,室温反应15 min.对不同浓度三聚氰胺进行检测时发现,在0.062~0.18 μmol/L和0.18~6.0μmol/L之间,A660/A520吸收比率与三聚氰胺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3 μ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加标回收率为102.8%~ 105.3%.
推荐文章
三聚氰胺三聚硫氰酸盐的合成
三聚氰胺
三聚硫氰酸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
三聚氰胺三聚硫氰酸盐
合成
热稳定性
六(-2-氧杂-3-氧代)丁基三聚氰胺的合成
六(-2-氧杂-3-氧代)丁基三聚氰胺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
合成
2-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变压器油中糠醛的研究
绝缘纸
糠醛
二丁基羟基甲苯
2-硫代巴比妥酸
三聚氰胺市场新动向
三聚氰胺
价格
短液相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硫代巴比妥酸修饰金纳米探针高灵敏比色检测三聚氰胺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硫代巴比妥酸 金纳米探针 比色法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50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3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4.302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费瑶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4 6 1.0 2.0
2 郭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1 2.0 3.0
3 奚焕祥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4 陈婉熠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5 蔡琳熠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6 1.0 1.0
6 王爱军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 46 3.0 3.0
7 冯九菊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聚氰胺
硫代巴比妥酸
金纳米探针
比色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