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词的认知语义是其进入句法结构得以表达某种句法语义的基础。在认知语义上,双音节述动形容词以动作为性状主体,一般都能自由地作状语;双音节述物形容词以事物为性状主体,作状语则需要至少满足六个限制条件之一。有些双音节述动形容词不能作状语,有些双音节述物形容词满足语义条件也不能作状语,或者是词义发展、义项分立的结果,或者是同义词在句法功能发展上的竞争与相互制约造成的,或者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推荐文章
形容词作状语的研究
形容词
状语
语义特征
英语复合形容词初探
复合形容词
书面表达形式
构词方式
语义
高中学生英语形容词误作谓语的教学启示
英语
汉语
形容词
错误分析
教学启示
汉语形容词用于使令式的历时研究
形容词
使令式
历时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认知语义条件
来源期刊 国际汉语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双音节形容词 状语 认知语义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16
页数 21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振平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13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音节形容词
状语
认知语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汉语学报
半年刊
16开
福建省厦门翔安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