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边界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自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因被认为是“夷狄之术”而长期受到儒家及道教的激烈批评及抵制.十六国时期却因“佛为戎神”而得到各个内迁民族所建政权,如后赵及前秦、后秦等的扶持与尊崇.但是到北魏、北周时期,同属内迁民族的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又掀起了两次激烈的反佛运动.无论是儒家和道教的批评与抵制还是内迁民族的尊崇或排斥,尽管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原因之一就是佛为“胡神”.佛教与“胡”或“戎狄”等这一指代某种民族或族群的称谓紧密联系在一起,佛教因此也成为构筑民族边界的一种工具.被尊崇或排斥双方反复利用的“夷夏之辨”具有“夷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开放性特征,又引起民族边界的不断变化,佛教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隋唐之后,实现了三教合一,佛教作为民族边界的标识意义丧失.
推荐文章
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学衰、兴略论
文学
十六国时期
北朝初期
孝文帝时期
民族融合与中国小说之嬗变
讲史
民族融合
中国文学
试论魏晋南北朝染织绣纹样形成的原因
染色
织造
刺绣
织物
纹样
北方少数民族佛教文化传承--以承德外八庙为例
北方少数民族
佛教文化
外八庙
供奉佛像
礼佛盛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佛教的尊崇、排斥与民族边界——以十六国北朝时期为中心
来源期刊 西北民族论丛 学科
关键词 佛教 尊崇 排斥 民族边界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8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洪琳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21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教
尊崇
排斥
民族边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民族论丛
不定期
978-7-5161-1636-4
8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西部民族研究中心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