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后腹膜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治过程,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近年来成功治疗后腹膜卡波西洋血管内皮瘤伴血小板减少患儿2例,回顾性分析2例患儿的病史及诊疗经过.结果 1例患儿肿瘤位于后腹膜,表现为后腹膜巨大占位性病变,伴血小板减少,被误诊为神经母细胞瘤.1例表现为顽固血便,血小板减少,被误诊为出血性肠炎.2例患儿诊断过程复杂,经多科会诊得以确诊.在治疗初期激素治疗有效,但迅速出现耐药和病情反复.采用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撤离激素,血小板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肿块消失.结论 后腹膜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罕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小板减少.该病诊断困难,容易误诊.VCR治疗有效,部分患儿可完全缓解.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非常必要.
推荐文章
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1例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
血管内皮瘤/治疗
药物疗法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诊疗进展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卡梅现象
西罗莫司
脉管肿瘤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研究进展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腹膜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诊疗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腹膜 血管内皮瘤/诊断 血管内皮瘤/治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353.2014.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91 312 10.0 13.0
2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80 546 10.0 21.0
3 肖现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176 823 13.0 19.0
4 董岿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94 269 8.0 11.0
5 王作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12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
血管内皮瘤/诊断
血管内皮瘤/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1671-6353
43-1380/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梓园路86号(湖南省儿童医院内)
42-261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