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背景,Martin的评价理论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可结合应用于动态公益广告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此考察动态公益广告中的各种社会符号如何协同合作表达人际意义,联盟读者,调动观众的情感并进行价值导向;从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讨论公益广告图文资源的意义相乘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带给人们感动和鼓舞的原因。
推荐文章
我国儿童权益类公益广告研究
儿童权益
公益广告
传播
公益广告的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与解读
公益广告
艺术审美
价值分析
央视公益广告中文化传承的多模态隐转喻解构 ——以《中华传统文化"手"篇》为例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转喻
电视公益广告
中华文化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动态公益广告 多模态 评价理论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文姣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公益广告
多模态
评价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季刊
16开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