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V了在N”到“V在了N”这一变化过程,探讨促发这一历时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初步结论是:“V了在N”(明代始现)的“在”为动词;清代开始成规模出现的“V在了N”,是动词“在”虚化的结果。“了”位置的变化,与“在”的词性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V-N微合金化抗震钢筋铁素体中V(C,N)析出行为分析
析出
V-N微合金钢
回火硬度法
碳氮化物
铁素体
兼语句"V1+了"探析
兼语句
非终结动词
焦点
无界
有界
图Pu,v(n)的邻强边染色
邻强边色数
k-边可着色
顶点度
论N对句式"V+的+是+N"歧义的影响和制约
生命度
语义特征
指称概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V在了N”格式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期刊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V了在N” “V在了N” 动宾 介宾 核心重音原则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赛萍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了在N”
“V在了N”
动宾
介宾
核心重音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季刊
浙江省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出版文献量(篇)
7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