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重载油轴承和水润滑轴承为背景研究瓦面变形的区域性和润滑计算方法,对变形区用双间隙函数来表征,相应变形和润滑算法与无变形函数假设下的结果基本一致.针对热粘弹算法复杂、工程应用困难的问题,提出并构造了一种计入瓦块变形的轴承双间隙表征方法,该方法依据瓦体变形大小将轴承间隙划分为变形区和非变形区的两段圆弧,并以最小膜厚为等效目标构造轴承的等效双间隙,进而达到运用经典润滑理论及成熟计算方法解决重载轴承瓦体变形与润滑的耦合设计问题的目的.以某大型(直径800mm)重载(135t)轴承为案例进行多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双间隙协调法较一般流体润滑模型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压力的计算精度大为提高.由于双间隙方法有效建立了瓦体变形-间隙-膜厚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通过控制瓦体变形来控制轴承间隙和膜厚的问题,为重载轴承、水润滑轴承优化设计和承载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高速水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壁面滑移设计
径向滑动轴承
边界滑移
摩擦学特性
考虑瞬态冲击和弹性变形的滑动轴承特性与动力学响应
滑动轴承
瞬态冲击载荷
弹性变形
动力学响应
基于Auto Lisp的压力供油径向圆柱滑动轴承CAD系统开发
滑动轴承
Auto CAD
Auto Lisp
二次开发
大型重载滑动轴承润滑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椭圆轴承
重载
润滑理论
发电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径向滑动轴承变形与润滑耦合设计的双间隙协调法
来源期刊 汽轮机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间隙 变形控制 耦合设计 滑动轴承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计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1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13
字数 5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小阳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0 893 16.0 26.0
2 吕芳蕊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8 2.0 2.0
3 孙丽军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5 3.0 3.0
4 张丽君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10 2.0 3.0
5 官永胜 7 15 3.0 3.0
6 钟海权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间隙
变形控制
耦合设计
滑动轴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轮机技术
双月刊
1001-5884
23-1251/TH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345号
14-27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