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阿奎那的伦理学看作根本上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这至今是西方学术界占据主流的教条.然而在阿奎那那里,不是理性握有抽打感受的鞭子,而是感受代表了伦理生活最完善的果实.阿奎那的道德品质具有三个层次,亚里士多德笔下的德性只是阿奎那道德品质中最低的一层,更高的两层是灌输的德性与圣神七恩.后者是人与天主之间具有第二人称关联的结果和明证.人与天主的第二人称关联让人能够感知至善天主的心灵,使其判断受到天主的意志的影响,从而产生趋同天主的同质性,这对人而言是最好的伦理处境.阿奎那的“感受”也具有从低到高的三层:最基本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运动、广义的感受即理智的欲望以及圣灵的果实.圣灵的十二个果实都是关于互爱关系(人与天主、人与邻人、人与自己),它们与理性无关,而是在人与天主的第二人称关联中被完善了的感受.因此,阿奎那的伦理学不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理性之上,而是建立在圣灵所完善了的感受基础上.
推荐文章
试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
幸福
至善
德性
中道
亚里士多德与《天象论》
亚里士多德
《天象论》
天气现象
气象科技发展史
谈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观
亚里士多德
科技伦理
道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奎那伦理学的非亚里士多德主义特质——阿奎那论感受
来源期刊 基督教学术 学科
关键词 阿奎那 亚里士多德 德性 感受 激情 理智 天主 第二人称 恩赐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神/哲学、《圣经》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字数 10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奎那
亚里士多德
德性
感受
激情
理智
天主
第二人称
恩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督教学术
不定期
32开
上海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