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眩晕为主症,符合寰枕痛、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视物模糊(视物旋转)4项症状中2项以上,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患者,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的血管形态学影像资料1680例,观察椎动脉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纤细、椎动脉血管痉挛、椎动脉血管断续不显影、推动脉血管缺如、椎动脉血管未吻合、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椎动脉血管瘤、椎动脉血管瘤伴钙化8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存在8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根据这些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可以借此判断预后,选择不同手法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指导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患者椎动脉V4段钙化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
钙化
脑血流动力学
颅内段椎动脉
椎动脉颅内段钙化积分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椎动脉
钙化积分
血管狭窄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颅内段 3D-CTA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3-136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53
字数 34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炳华 70 639 15.0 21.0
2 林敏 43 195 8.0 11.0
3 汪芳俊 17 89 6.0 9.0
4 李伟 20 99 6.0 9.0
5 许丽 61 247 10.0 13.0
6 徐泉珍 25 21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颅内段
3D-CTA
血管形态
病理改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5-5509
33-1349/R
大16开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32-1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