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广藿香酮GC-MS测定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HP-5ms色谱柱(30m× 0.25mm i.d.×0.25 μn,5%苯基甲基硅氧烷);电子碰撞离子源(EI),电子倍增电压(EMV)模式,检测离子m/z 168.0.将大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大鼠广藿香酮4 mg·kg-1、8 mg· kg-1、16 mg· kg-1,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广藿香酮高、中、低剂量Cmax分别为48.33±13.07 ng·mL1、98.83±36.14 ng·mL-1、190.52 ±42.78 ng·mL-1、Tmax分别为1.33±0.52 h、1.33±0.52 h、1.16±0.41 h; t1/2z分别为4.91 ±1.03 h、4.64±1.23 h、4.29 ±1.49 h.结论:所用方法处理简单、灵敏、特异性高、定量准确,可为广藿香酮的药功学研究提供方法.大鼠口服广藿香酮4mg·kg-1~16mg·kg-1剂量范围内,药动学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
推荐文章
左氧氟沙星在大鼠体内的时辰药动学
左氧氟沙星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时间节律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药理学
丹参注射液
丹参酸甲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藿香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广藿香酮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毒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成 309 2724 26.0 38.0
2 李芸霞 36 45 4.0 6.0
3 张若琪 5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藿香酮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药动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与临床
双月刊
1674-926X
51-1723/R
16开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