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采用传统接触力模型自下而上的高炉料面形状计算方法,而是根据土坡力学颗粒物质堆积理论,提出了新的基于堆积法的高炉料线形状融合计算方法,直接对料面形状进行计算.围绕高炉多环布料的炉料堆积特点,结合炉顶六点阵列雷达,获得了料面形状计算的边界条件,弥补了传统料型计算靠十字测温加机械探尺的经验估算.新方法通过高炉布料规律及炉料颗粒的物理堆积插值方法,采用贝叶斯数据融合方法和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结合布料体积约束条件,完成了理论计算与测量修正的结合.实测结果表明:料面形状融合法比传统单独的料面估算法,测量精度提高4.8%,料面分辨率提高27.2%,使布料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
推荐文章
高炉料面形状双驱动模型研究
料面形状
高炉布料
雷达检测
机理模型
高斯过程回归
高炉料面检测中的多源数据融合
料面检测
多源数据融合
环域配准
贝叶斯融合
基于信息融合的高炉料面红外图像分割方法
图像分割
信息融合
免疫遗传算法
最大模糊熵
MIMO-SAR雷达高炉料线成像算法研究
高炉料线
近场
MIMO-SAR成像
多通道相位中心补偿
天线阵列
运动补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雷达的高炉料线形状融合测量与补偿算法
来源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炉 布料 雷达测量 数据融合 插值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设备与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F512
字数 56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74/j.issn1001-053x.2014.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先中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287 11.0 15.0
2 苗亮亮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7 3.0 3.0
3 白真龙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20 3.0 4.0
4 黄月琴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5 侯庆文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156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炉
布料
雷达测量
数据融合
插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