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心室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是否会降低病死率及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心力衰竭患者伴房室传导阻滞病例(男性164例,女性81例),患者年龄58.5±6.9岁,将其分为右心室起搏治疗组(120例),双心室起搏治疗组(125例),术后随访患者全因病死率、心力衰竭病死率、心力衰竭住院率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增加15%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时间24.0±11.6个月,双心室起搏治疗组全因死亡13例(10.4%),心力衰竭死亡6例(4.8%),心力衰竭住院50例(40%),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增加15%的病例数33例(26.4%);右心室起搏治疗组全因死亡25例(20.83%),心力衰竭死亡15例(12.5%),心力衰竭住院66例(55%),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增加15%的病例数48例(40%).因此与右心室起搏治疗相比,双心室起搏治疗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全因病死率(OR =0.44,95% CI:0.21~0.91)、心力衰竭病死率(OR =0.35,95% CI:0.13 ~0.94)、心力衰竭住院率(OR =0.55,95% CI:0.33~0.91)以及减少左心室收缩功能恶化率(OR =0.54,95% CI:0.31 ~0.92).结论 双心室起搏优于右心室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
推荐文章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心功能
起搏器
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左心功能及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中位间隔部
左心功能
心脏血流动力学
心脏指数
左室射血分数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
左束支区域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近期疗效
安全性
起搏阈值
感知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腔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房室传导阻滞 双心室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左心室收缩功能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54
字数 2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臣洪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15 58 4.0 7.0
2 谢进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8 59 5.0 7.0
3 官文俊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5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力衰竭
房室传导阻滞
双心室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左心室收缩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