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重庆方言中,“X+(个)+Y”和“X+(才)+Y”两个结构并不含有否定词,却能表达否定概念,属于零形否定现象.这两个结构使用环境十分丰富,能表达多种语用意义,而且在话语、语用及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特点.在来源问题上,“X+(个)+Y”结构由“X一个Y”经过缩减、类推等步骤形成,而两种类型的“X+(才)+Y”结构的产生,则是分别源于具有反常特征的X导致的语用效果,以及副词“才”和形容词“怪”的词汇化演变.
推荐文章
重庆方言名词的叠音现象
方言
名词
音叠
重庆方言儿歌语言特色初探
形象性
特殊性
教育意义
重庆方言儿童辅音发育特征的研究
儿童
辅音
常模
构音障碍
单形宽度的两个结果
单形
宽度
外接球半径
体积
距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方言的两个零形否定结构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重庆方言 否定 零形式 词汇化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H179
字数 5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4.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思聪 澳门大学中文系 6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庆方言
否定
零形式
词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