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酸蚀和微弧氧化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纯钛表面处理后进行烤瓷,观察其表面粗糙度并分析其钛瓷结合强度.方法:将50个纯钛试片(25mm×5mm×0.5mm)随机均分为5组,表面用碳化硅砂纸抛光后110μm Al2O3进行喷砂处理,再进行喷砂、酸蚀、微弧氧化、酸蚀后微弧氧化及微弧氧化后酸蚀处理分别为A到E组,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各组的粗糙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表面形貌.行瓷粉烧结(厚度控制在1mm),然后对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扫描电镜观察钛瓷分离面的的表面形貌.结果:酸蚀使纹路更清晰,粗糙度增加.C组纯钛表面形成许多孔洞,孔洞较大,大小基本一致.C组除大孔洞外还存在许多小孔洞,均匀致密.D组表面孔洞大小不一,较致密,存在凹陷,边缘不规则,个别相邻孔洞之间可见微裂纹.与喷砂相比,微弧氧化处理使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酸蚀处理的钛表面与瓷的结合强度增加,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蚀和微弧氧化联合处理与单独微弧氧化处理钛瓷间的结合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微弧氧化处理更利于钛瓷间的结合.
推荐文章
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研究
微弧氧化
表面处理
复合树脂
粘结强度
纯钛表面载银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性能
纯钛
载银
微弧氧化
耐蚀性
抗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蚀及微弧氧化对钛表面处理后与瓷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酸蚀 结合强度 纯钛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3.4
字数 4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弧氧化
酸蚀
结合强度
纯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双月刊
1009-3761
11-4424/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
2-42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1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