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为主导的"微时代"体现了互联网"个人门户"传播模式的特征,网络交往的互动性、开放性特征更加凸显,而个体对匿名性的选择更具主动性,人们似乎步入了一个理想的公共交往空间。然而,人们获得的网络话语权可能是话语"再中心化"的过程;社会化媒体公共性和私密性混合的特征很可能使其成为表演的舞台,而不是交流的场所;人们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更导致了一种交往的异化。"微时代"理性网络交往的建构,一方面有赖于交往个体主观理性的建构,另一方面则要依靠相应的网络监管。
推荐文章
"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方案分析
微时代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方案
创新对策
"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方案分析
微时代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方案
微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推广服务探究
微媒体
公共图书馆
数字文化
推广服务
高层住宅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浅析
高层住宅
公共交往空间
邻里关系
归属感
领域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相聚却孤单:“微时代”的公共交往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微时代 公共交往 交往理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航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信息情报研究中心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时代
公共交往
交往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