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索绪尔将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语”,语言未经使用时只是作为语言的素材总体存在,是中性的,是语言现象的代码,说话者和写作者受到相关情景的制约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是对语言的运用,是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超码的一种结果.文学创作中作家对语言的运用就是从“符码”到“编码”和“超码”的过程.在这个“编码”和“起码”中作家或者根据已有的事物的名称,用现成的语汇进行“记录”“刻写”“描摹”,或者把两个已知的名称或并列、或对立、或从属、或递进地连接起来,赋予不同于它们本来含义的新的意义,或者从别的学科和事物中移植相关的术语、名称,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赋予一种全新的意义.作家在编码和超码过程中要调动各种手段处理好言和意的矛盾.
推荐文章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对怒族村落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
语言符码理论
怒族村落幼儿园
早期阅读活动
基于超正交码的最优预编码设计
预编码
正交空时分组码
超正交码
成对差错概率
编码增益
论文学创作的民间立场
民间立场
创作
价值取向
保持独立语言和关联码的映射
同态映射
ρe-独立语言
ρb-独立语言
关联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语言作为符码和文学创作对于语言的编码、超码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文学创作 符码 编码 超码 言意矛盾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33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11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安海 汉口学院文学院 1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创作
符码
编码
超码
言意矛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