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西方解释学将重心放在“why”的理论推阐上不同,中国诗学解释学把“how”,即如何在具体的解读实践中做到更好的理解、完成读者对诗文本的深度追求作为关注的焦点.换言之,中国诗学解释学强调通过熟读、细读、深思、深求的要求,并辅之以亲历、亲证的行动,最终在深度理解的祈向中落实了“更好的理解”的思想与精神.
推荐文章
浅析中国古代石雕艺术
古代石雕
石雕艺术
西方雕塑
论中国古代的菌文化
菌文化
祥瑞
凶兆
主观解释
从文化史看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发展的艰难
文化史
中国古代科技
发展
艰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之有近远 系乎感之有浅深——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深度理解祈向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诗学解释学 更好的理解 深度理解 理解与阐释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2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10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有光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30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学解释学
更好的理解
深度理解
理解与阐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