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了杂交晚稻不同产量性能品种苗期秧苗弱化处理后大田期恢复正常管理下分蘖及内源激素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低素质秧苗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和对照品种昌优10号低素质秧苗较正常秧苗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分别下降5.03%和6.97%、12.11%和10.50%、5.84%和7.21%、4.46%和9.0%、2.52%和4.05%;低素质秧苗下,五丰优T025较昌优10号单株茎蘖数上升速度快,苗峰值高,下降更为平缓;2个水稻品种大田倒二叶ABA含量均随生育推进持续升高,ZR含量持续下降,IAA和GA3含量先升后降,抽穗期达峰值;低秧苗素质下五丰优T025各生育阶段ABA含量明显低于昌优10号,ZR含量均明显高于后者;总体上,五丰优T025正常秧苗下各生育阶段IAA和GA3含量高于低素质秧苗,昌优10号则相反;2个水稻品种不同秧苗素质下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生长促进类激素总和( IAA+ZR+GA3)与ABA的比值呈上升走势,后开始下降;2个水稻品种齐穗后生长促进类激素IAA、ZR、GA3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的比值均是正常秧苗低于低素质秧苗。双季杂交晚稻秧苗期生理性胁迫-大田恢复解除下反弹性生长补偿能力与品种产量稳定性能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双季杂交早稻秧苗素质对产量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双季杂交早稻
不同产量性能品种
秧苗素质
大田反弹性生长补偿效应
内源激素
旱涝急速转换对超级杂交晚稻秧苗素质及叶片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超级杂交晚稻
旱涝急速转换
秧苗素质
内源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个杂交晚稻品种不同秧苗素质下产量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差异性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晚稻 不同产量性能品种 秧苗素质 生长补偿效应 内源激素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3-4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1.3+3
字数 5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1407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7)
共引文献  (32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晚稻
不同产量性能品种
秧苗素质
生长补偿效应
内源激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