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4种类型20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为材料,采用湿润育秧大苗移栽种植方式,设置各类型品种最适的高产栽培处理,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双季稻区适宜品种的选用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产量表现为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差异极显著。籼粳杂交稻群体产量最高的原因是在保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极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群体相比,籼粳杂交稻群体茎蘖数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够苗,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较少、下降平缓,成穗率中等(73.19%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较缓,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7.93左右,此后平稳减少,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极显著增高,成熟期仍保持3.85以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少,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显著或极显著增高,且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比例高;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为“前小,中高,后强”。
推荐文章
江西双季晚稻不同纬度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
双季晚稻
纬度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筛选
双季稻区
品种类型
晚稻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
双季晚稻
产量
生育特性
晚籼稻
常规粳稻
杂交粳稻
籼粳杂交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其群体动态特征差异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双季晚稻 品种 类型 产量 群体动态特征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0-1236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5.012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7)
共引文献  (1020)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季晚稻
品种
类型
产量
群体动态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