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方法 取40只SD大鼠于背部造成30% TBSAⅢ度烫伤并按200 mg/kg腹腔注射LPS,同时注射3 mL生理盐水抗休克,制成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组与生理盐水组,每组20只,EP组大鼠按4 mL/kg立即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EP溶液,每8小时注射1次,生理盐水组大鼠同法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伤后12h及伤后1、3、5d,观察大鼠存活情况,计算2组大鼠伤后5d的存活率.伤前、伤后12h及伤后1、3、5d,ELISA法检测存活大鼠血浆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化学反应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水平及SOD活性.对数据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LSD检验,对大鼠伤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1)EP组大鼠伤后12h有17只存活,伤后1~5d有16只存活;生理盐水组大鼠伤后12h有15只存活,伤后1~5d有14只存活.伤后5d,2组大鼠存活率分别为80%和70%(x2=0.133,P>0.05).(2)EP组大鼠伤后12 h~5 d 血浆TNF-α水平](4.21±0.42)、(4.66±0.52)、(2.33±0.38)、(0.80±0.32) μg/L]、HMGB1水平[(1 3.3±4.2)、(21.5±8.2)、(26.0±9.6)、(20.1±10.5)μg/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相应时相点[(5.23±0.85)、(6.21±1.01)、(4.36±1.84)、(3.56±0.23) μg/L,(18.8±7.9)、(36.4±10.0)、(42.8±15.6)、(35.4±16.2) μg/L,t值为2.40 ~12.18,P<0.05或P<0.01].EP组、生理盐水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血浆TNF-α、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伤前(P值均小于0.01).(3)EP组大鼠伤后12 h~5d血浆丙二醛水平[(30.3±8.2)、(28.5±10.2)、(26.8±13.4)、(16.8±11.9) μmol/L]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相应时相点[(38.8±10.0)、(41.4±12.3)、(47.2±15.9)、(38.2±21.8)μmol/L,t值为2.10 ~9.87,P<0.05或P<0.01],SOD活性[(180±21)、(196 ±24) 、(186±27)、(220±18) U/mL]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相应时相点[(120±16)、(100±12)、(82±10)、(115±19)U/mL,t值为5.34~14.36,P值均小于0.01].EP组、生理盐水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血浆丙二醛水平均明显高于伤前(P值均小于0.01),SOD活性均明显低于伤前(P值均小于0.01).(4)所有大鼠伤后不同时相点血浆TNF-α水平与丙二醛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 =0.735 4,P<0.01),与SOD活性呈明显负相关(r=-0.626 3,P<0.01);血浆HMGB1水平与丙二醛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7 1,P<0.01),与SOD活性呈明显负相关(r=-0.489 7,P<0.01). 结论 EP可有效减轻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出现的过度炎症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
推荐文章
丙酮酸乙酯对利福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利福平
肝损伤
丙酮酸乙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氧化应激
胰岛素和丙酮酸乙酯联合治疗拮抗严重烫伤后MODS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实验研究
烧伤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胰岛素
丙酮酸乙酯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指标
大鼠,Sprague-Dawle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酮酸乙酯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酮酸乙酯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4.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小鹏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检验医学研究所 103 463 11.0 14.0
2 王占科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检验科 68 405 11.0 17.0
3 祝仲珍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感染控制科 15 68 4.0 8.0
4 蔺静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5 6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酮酸乙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