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众所周知,DNA是由简单的4字母代码ACTG书写而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第5个碱基—5-甲基胞嘧啶(5mC)—在决定哪些DNA碎片实际上产生功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甲基化是表观遗传标记的基础,它控制基因的激活,因而胚胎干细胞才能分化成不同的组织,机体才能正常发育并行使功能.分化细胞可以恢复成类似干细胞的状态,即所谓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这表明表观遗传标记可以被去除.尽管表观遗传标记可能会由于它们影响基因功能的方式而对后代产生影响,但在每一代中这些标记似乎被从即将形成精子或卵子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完全清除了.是什么清除了这些标记呢?
推荐文章
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遗传多态性
动物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及其在果树品种(系)鉴定上的应用
遗传标记
果树品种(系)
鉴定
DNA分子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ET蛋白清除表观遗传标记
来源期刊 科学观察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前沿及热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观察
双月刊
1673-5668
11-5469/N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455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