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不同钠盐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微分热重曲线的影响,确定小球藻热解最佳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热化学藻类油化实验装置,通过改变最佳催化剂用量,调查其对小球藻油化产物分布以及油产率的影响,并利用GC/MS分析得到油产品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油化过程进行了能量衡算.结果表明:3种钠盐催化剂均使小球藻热解反应向低温区移动,钠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依次为 Na2CO3>Na2SO4>NaCl,其中碳酸钠催化作用最显著;从微分热重曲线分析可知,催化剂中钠离子质量为小球藻样品质量5%时为理想用量,在直接热化学液化法小球藻油化实验中,碳酸钠的钠离子质量为小球藻质量的5%时,可获得较大的油产率62.58%,与热重分析结果相吻合.通过 GC/MS 分析得到产品油化学成分与重油相近.产品油的热值很高,为32.4,MJ/kg.能量回收率为78.2%.
推荐文章
小球藻热解油在Ni-Cu/ZrO2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氧
生物能源
固定床
催化剂
生物油
加氢脱氧
小球藻粉水热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
催化剂
生物油
近红外光谱
小球藻粉
催化液化
小球藻粉热解及其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热解
生物油
小球藻
分子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球藻热解特性及其液化制油实验分析
来源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小球藻 热解 油产率 直接热化学液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5
字数 4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64/j.issn.1672-6510.2014.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迎春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7 141 7.0 11.0
2 李桂菊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9 38 4.0 5.0
3 赵茹玉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8 2.0 2.0
4 段永梅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球藻
热解
油产率
直接热化学液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