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比例和不同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植入体内埋藏式双腔心脏起搏器(DDD)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仪获取的右心室起搏比例,将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A组,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年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的变化。同时,将A组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者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年左房内径(LAD)较术前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和B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3、4.20、6.37,P均<0.05);B组术后1年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78、1.16,P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术前LAD、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7、0.35、1.32,P均>0.05),两组术后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6、4.62,P均<0.05),RVS组术后LAD、LVEDD、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5、0.14、0.48,P均>0.05);而RVA组术后LAD、LVEDD均较术前明显扩大,LVEF较术前明显下降(t分别=2.20、3.13、4.31,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但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推荐文章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右室流出道起搏
心室同步性
心功能
组织多普勒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
心脏起搏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
B型钠尿肽
QRS宽度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波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流入道
起搏治疗
QRS时限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心室起搏比例和不同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学科
关键词 起搏比例 右室心尖部起搏 右室间隔部起搏 心功能 老年人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2,2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1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国方 宁波市第二医院心内科 18 88 4.0 9.0
2 江隆福 宁波市第二医院心内科 36 126 5.0 10.0
3 蔡小婕 宁波市第二医院心内科 11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起搏比例
右室心尖部起搏
右室间隔部起搏
心功能
老年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月刊
1672-3686
33-1311/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邵逸夫医院)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