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瘤胃原虫自溶的初步研究,可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蛋白循环的研究及相关调控技术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采用氧诱导自溶的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原虫形态、自溶度、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氧诱导处理原虫形态变化明显,表现出自溶特征。前期(0~4 h)自溶速度较快,4 h胞内蛋白释放达50%。自溶组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9.92%(P<0.05);而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41.01%(P<0.01)。胞外蛋白酶活性与原虫自溶度相关性最高(r=0.703)。脂肪酶活性对于原虫自溶度的直接效应最强(P=0.586)。综上所述,氧诱导处理使瘤胃原虫发生自溶,据此建立自溶模型。脂肪酶的作用是瘤胃原虫自溶的关键因素。
推荐文章
反刍动物瘤胃内源氮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
内源氮
微生物
同位素示踪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生成的调控
甲烷
反刍动物
产甲烷菌
甲烷生成机制
调控
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体系
瘤胃非降解蛋白质(UCP)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CP)
小肠蛋白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刍动物瘤胃原虫自溶现象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饲料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瘤胃原虫 自溶 蛋白酶 脂肪酶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16.3
字数 2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洪荣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5 1444 18.0 25.0
2 王欢莉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 185 5.0 9.0
4 徐爱秋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176 9.0 12.0
5 赵庆新 23 230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瘤胃原虫
自溶
蛋白酶
脂肪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饲料
半月刊
1004-3314
11-2975/S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外新中街11号2号楼
82-55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16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434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