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热刺激对小鼠皮肤KC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表达的影响及CAR对树突状表皮T淋巴细胞(DETC)分泌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 方法 (1)取2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热刺激组小鼠用经100℃热水浸泡约3 min后拧干的湿纱布作用于背部脱毛区1~3s造成不超过Ⅰ度烫伤的损伤;对照组小鼠用经室温水浸泡后拧干的湿纱布作用于背部脱毛区1~3s致假伤.留取脱毛区中央2.0 cm×2.0 cm方形全层皮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切片中CAR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C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2)取2只BALB/c胎鼠,切取躯干全层皮肤,分离培养K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设5个复孔,对照组置于常规培养箱中培养1h,热刺激组置于42℃、体积分数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h,随后均于常规环境中继续培养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C的凋亡率和CAR的表达.(3)取5只BALB/c小鼠断颈处死,切取躯干全层皮肤,分离培养提纯小鼠DET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0.5、1.0、2.0、4.0、8.0、16.0 mg/L CAR组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的重组鼠CAR,每组设5个复孔,用ELISA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浓度.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切片有轻度阳性染色,热刺激组小鼠皮肤组织切片阳性染色明显加深,均主要集中在表皮KC、毛囊、汗腺上皮细胞上,Fb未见阳性染色.对照组和热刺激组小鼠皮肤组织中CAR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57±0.027和0.773±0.0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2,P<0.01);CAR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9和0.89±0.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6,P<0.05).(2)对照组和热刺激组小鼠KC凋亡率分别为(5.7±1.3)%和(7.4±1.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4,P>0.05);KC表面CAR的表达率分别为(48±6)%和(80±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5).(3)对照组DETC培养上清液中IGF-Ⅰ浓度为(23.1 ±1.8)μg/L,0.5、1.0、2.0、4.0、8.0、16.0 mg/L CAR组DETC培养上清液中IGF-Ⅰ浓度分别为(22.5±2.1)、(31.2±2.5)、(39.7±2.3)、(61.8±3.5)、(45.1±2.8)、(29.0 ±2.0) μg/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4,P<0.05).对照组DETC培养上清液中KGF浓度为(131±9) ng/L,0.5、1.0、2.0、4.0、8.0、16.0 mg/L CAR组KGF浓度分别为(217±12)、(355 ±21)、(563 ±21)、(535±34)、(292 ±20)、(245±10) ng/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3,P<0.01). 结论 热刺激后小鼠皮肤KC表面CAR表达上调,且CAR促进DETC分泌IGF-Ⅰ、KGF的最佳浓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