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不可压缩流体密封弹性支承的问题,分析了负刚度产生的原因。选用三维流动模型,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采用k-ε湍流模型,计算LNG泵的节流衬套和口环密封的动力特性系数,分析在LNG 泵不同转速工况下,不可压缩流体密封的动特性变化,并与2倍间隙密封的动特性相比较。模拟了密封腔内部流场,通过分析比较密封圆周上压力和速度分布,研究等截面环形产生负直接刚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等截面环形密封和槽道式密封的1倍间隙直接刚度小于2倍间隙,1倍间隙交叉刚度大于2倍间隙,密封磨损后稳定性反而提高;转速升高使等截面环形密封和槽道式密封的直接刚度下降,交叉刚度增大,造成稳定性下降;等截面环形小间隙密封,在高转速工况下容易产生负直接刚度,影响转子的稳定性,工程上建议采用槽道式密封控制不可压缩流体泄漏。
推荐文章
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中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比较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可压缩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
小扰动分析
增长速率
相对增长率
按可压缩流体计算结构响应对声辐射的影响
可压缩流体
水下结构
振动响应
声辐射
一种新的有效模拟不可压缩流体的SPH方法
基于物理的模拟
流体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不可压缩性
一种新的有效模拟不可压缩流体的SPH方法
基于物理的模拟
流体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不可压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泵用不可压缩流体密封刚度系数分析
来源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动力特性 不可压缩流体密封 负直接刚度 密封腔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3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42
字数 36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043.2013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放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96 726 14.0 21.0
2 徐胜利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23 99 6.0 9.0
3 万学丽 7 32 3.0 5.0
4 张盟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特性
不可压缩流体密封
负直接刚度
密封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月刊
1006-7043
23-1390/U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
14-11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543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