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低温镀铁工艺,以B4 C的粒径、B4C的质量浓度及FeCl2·4H2O的质量浓度为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阐述了各因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镀层耐磨性的因素顺序为B4C的质量浓度>B4 C的粒径>FeCl2·4H2O的质量浓度;影响镀层厚度的因素顺序为FeCl2·4H2O的质量浓度>B4C的粒径>B4C的质量浓度;影响镀层显微硬度的因素顺序为B4C的质量浓度>B4C的粒径>FeCl2·4H2O的质量浓度;调整pH值能够获得规整的镀层外观;镀液中无微粒电镀20 min后,再进行有微粒电镀,可显著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推荐文章
激光熔覆Fe+B4C复合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
激光熔覆
铁基合金
B4C复合涂层
耐磨性
含Ti和C的纳米复合Nd2Fe14B/α-Fe磁体研究
纳米复合磁体
退磁曲线
黏结磁体
50L 规模电镀 Fe-P 非晶合金及其组合镀层
Fe-P
非晶合金
电沉积
盐雾实验
中试试验
B4C/Al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B4C/Al
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发展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镀Fe-B4C复合镀层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电镀与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镀铁 B4C微粒 显微硬度 耐磨性 镀层厚度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电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53
字数 2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真波 3 5 1.0 2.0
2 王金亮 2 4 1.0 2.0
3 习小慧 2 4 1.0 2.0
4 张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镀铁
B4C微粒
显微硬度
耐磨性
镀层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镀与环保
双月刊
1000-4742
31-1507/X
16开
上海市余姚路607弄19号
4-32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8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