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传统给药方法治疗眼内炎症时,药物难以透过血-视网膜屏障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局部药物缓释系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并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构建载药药物缓释系统对眼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多聚体材料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Am-PEO)构建的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NV-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后的眼部毒理学和眼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眼后节给药治疗感染性眼病提供依据. 方法 NV-PNIPAArn-PEO纳米粒平均载药量约为质量分数22%,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 g/L的凝胶液.新西兰白兔4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只和对照组10只,将20 g/L NV-PNIPAAm-PEO凝胶液0.1 ml注射入实验组兔的一侧眼玻璃体腔内,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的第1、2、3、7、14、21和28天进行眼前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和B型超声检查,记录实验眼的视网膜电图(ERG)反应,对角膜、虹膜、玻璃体和视网膜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价NV-PNIPAAm-PEO对眼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兔眼角膜和视网膜脉络膜制备组织匀浆,收集兔房水、玻璃体和血浆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法检测上述各组织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结果 NV-PNIPAAm-PEO玻璃体腔内注射后1~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后节组织正常,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最大混合ERG b波振幅、a波振幅和峰潜时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两组兔玻璃体腔内注射后视网膜结构均正常.HPLC法分析表明,注射后1~28d,兔眼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分数均低于检测水平下限,血浆药物质量浓度最高为(0.34±0.11) mg/L,房水药物质量浓度为(0.08±0.04)~(2.16±0.07) mg/L,视网膜脉络膜中药物质量分数为(0.11±0.02)~(2.54±0.38)μg/g,玻璃体药物质量浓度为(5.65±1.14) ~ (406.69±21.05) mg/L,21d内玻璃体腔内药物质量浓度高于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 结论 载药量约为22% NV-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未见明显眼内毒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可维持有效药物质量浓度时间达21d,NV-PNIPAAm-PEO纳米粒是治疗眼内感染较好的缓释给药方法.
推荐文章
万古霉素在老年感染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万古霉素
老年感染患者
群体药代动力学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LC-MS/MS
血药质量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万古霉素
神经外科
群体药代动力学
脑脊液
治疗药物监测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药学分析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白细胞减少
临床药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PNIPAAm-PEO纳米粒在兔眼内的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眼内炎/药物治疗 注射/玻璃体内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纳米微粒 色谱法,高效液相 革兰阳性细菌 毒理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4.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 85 622 13.0 21.0
2 王雨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 136 639 12.0 18.0
3 陈翔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 10 29 4.0 5.0
4 王丽曌 3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眼内炎/药物治疗
注射/玻璃体内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纳米微粒
色谱法,高效液相
革兰阳性细菌
毒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89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