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Ψ)49 mm× 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 ~20 min,10%(A);20 ~ 230 min,30% (A);230 ~270 min,60%(A);270~300min,100% (A),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0 mL,从抱茎苦荬菜(苦碟子)总黄酮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得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U)单体.所得单体经UV、IR、TOF-MS、1H NMR、13C NMR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经硅胶和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查,在365nm紫外灯下均呈单一的黄绿色荧光斑点;HPLC-UV分析表明,在210、254、290、348 nm四个波长下,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所得产品可直接作为对照品用于苦碟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推荐文章
毛菊苣中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照品的制备研究
毛菊苣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
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构树叶中牡荆素、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测定
构树叶
牡荆素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含量测定
产紫青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甘草酸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克隆
产紫青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压液相色谱法快速制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及鉴别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5-6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东春 26 214 10.0 14.0
2 王东 23 104 5.0 10.0
3 邓昌瑞 2 0 0.0 0.0
4 陈家骄 1 0 0.0 0.0
5 王凤玉 1 0 0.0 0.0
6 田旭辉 1 0 0.0 0.0
7 黄小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