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粗糙纳通道内液体热传导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纳通道内液体的温度分布和液固界面处的温度阶跃现象,获得了液固相互作用强度、表面粗糙高度和壁面刚度对界面处温度阶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固体壁面附近,液体温度偏离了线性分布,液固界面处出现了温度阶跃。与光滑表面相比,粗糙度的存在降低了液固界面处的温度阶跃程度。粗糙高度的增加扩大了液固相互作用面积,延长了近壁面附近的液体分子与固体之间的能量交换时间,强化了液固界面的能量传递,从而使得界面处温度阶跃降低。另外,提高液固相互作用强度或者降低固壁刚度均可使液固界面处温度阶跃程度减小。
推荐文章
不同润湿表面液体沸腾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润湿性
沸腾
传热
微尺度
分子模拟
保温体表面温度差异的分析
表面温度
黑度
传热系数
散热损失
多孔铁冲击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孔铁
冲击温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Morse 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粗糙固体表面温度阶跃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温度阶跃 粗糙 纳通道 分子动力学模拟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2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4.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永平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8 614 13.0 24.0
5 张程宾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0 266 9.0 15.0
9 许兆林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度阶跃
粗糙
纳通道
分子动力学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