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磷脂双层膜在生物传感器、仿生膜和生物膜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揭示磷脂膜破裂过程规律对于磷脂膜器件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ipalmitoyl phosphatidylcholine, DPPC)和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ipalmitoyl phosphoglycerol, DPPG)作为磷脂膜组分,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磷脂膜组成对其破裂过程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磷脂膜破裂动力学的临界破裂时间及临界破裂表面张力的识别方法;进而考察了磷脂膜组成对其破裂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带负电组分DPPG含量增加,磷脂膜平均临界破裂时间延迟且分布变宽,即磷脂膜强度提高,磷脂膜破裂呈现非均匀特性。提出了描述动态表面张力作用下磷脂膜破裂过程的“动态”微观对抗理论,由该理论可预期磷脂膜的线张力随着DPPG含量提高而增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相符。为基于磷脂膜的分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数值模拟及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表面张力变化对含气泡液体射流破裂的影响
射流破裂
表面张力
气泡
流体力学
Marangoni效应
有机蒸气透过SiO 2陶瓷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模拟
氮气/丙酮
二氧化硅陶瓷膜
过程参数
分离机理
纳米沟槽表面润湿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沟槽表面
接触角
润湿模式
哈维氏弧菌磷脂酶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磷脂酶D
哈维氏弧菌
磷脂
界面吸附
吸附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表面张力破裂磷脂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DPPC/DPPG磷脂双层膜 分子模拟 磷脂膜破裂 表面张力 动力学理论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与界面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02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511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铮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101 2012 24.0 42.0
2 卢滇楠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31 578 10.0 23.0
6 孔宪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1 0 0.0 0.0
7 胡晓宇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PPC/DPPG磷脂双层膜
分子模拟
磷脂膜破裂
表面张力
动力学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