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环境振动能量较小、振动源频带较宽导致压电能量收集系统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探究了悬臂梁式结构能量收集系统采用并联或串联电感优化统输出功率的方法和特性,分析了不同并、串联电感值对输出功率的影响.鉴于压电悬臂梁的工作频率较低,匹配电感值较大,采用无损模拟电感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在不同的激振频率下对应不同的匹配电感值,在偏离谐振频率附近也可获得与谐振状态几乎相同的最大输出功率,从而拓宽了工作频率,提高了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能量收集水平.当激振频率分别是谐振频率的0.8和1.2倍时,并联或串联电感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是无电感纯电阻负载的26.4倍和18.2倍.
推荐文章
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俘获装置输出功率分析与建模
压电振动能量俘获装置
近似公式
等效模型
拓扑分析
MEMS压电阵列振动能量收集器
微机电系统
振动
能量收集
压电
阵列
等强度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特性研究
等强度梁
变宽度
能量收集器
压电
共振频率
悬臂梁压电振子宽带低频振动能量俘获的随机共振机理研究
压电悬臂粱
振动能量俘获
宽带低频
随机共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系统输出功率的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能量收集 悬臂梁 输出功率 电感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3-88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712.5
字数 51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372-2112.2014.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凤仙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35 140 6.0 10.0
2 董维杰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80 585 12.0 20.0
3 孙建忠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4 271 6.0 16.0
4 马桂帅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能量收集
悬臂梁
输出功率
电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学报
月刊
0372-2112
11-2087/TN
大16开
北京165信箱
2-8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06555
论文1v1指导